首页 |研究院概况 |新闻公告 |研究人员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中华文化国际教育 |国际合作 |学术刊物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座谈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
发布日期:2023-07-12浏览次数:字号:[ ]

    7月8日上午,《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座谈会在北京语言大学综合楼909会议室举行。

 

    《中国文化研究》是目前国内少数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刊发对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创刊于1993年。30年来,《中国文化研究》致力于构建人文交流领域的“中国话语”,为志于“中国文化之创造性阐释”的文化学者提供论文发表的前沿平台。

适逢创刊三十周年,为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学术导向,体现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的新要求,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于2023年7月8日举办《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座谈会。

参与此次会议的特邀专家有: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李德顺、北京大学中文系葛晓音、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学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詹福瑞、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赵敏俐、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郭英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圣元、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思想研究院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马自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韩建业。校内代表有:《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主编阎纯德,《中国文化研究》副主编段江丽,北语中华文化研究院张廷银,北语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汉学与中国学学院院长郭鹏,北语中华文化研究院谭惟,北语中华文化研究院陈民镇。北语中华文化研究院党总书记、院长、《中国文化研究》主编韩经太主持会议。

《中国文化研究》主编韩经太教授首先代表编辑部向出席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韩主编介绍特邀专家多数是《中国文化研究》编委,或是常年关注并支持刊物发展的友人,并期待此次座谈专家们能够畅所欲言,以创刊三十周年为契机,就“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等议题进行研讨。

《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主编阎纯德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中国文化研究》的创刊过程以及学界内外、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与会代表向阎纯德教授致敬,并衷心希望《中国文化研究》越办越好。

专家座谈环节,与会学者畅谈了自己与《中国文化研究》的种种因缘及见证刊物发展的历程,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三十周年的祝贺及未来的展望,并就“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这一主题发表了极具启发性的看法。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指出,我们不能将文化仅仅理解为文字文章、文献典籍,而是要结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结合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来理解文化。文化即“人化和化人”,即首先是人的生存样式。以“法治文化”为例,是从文史哲各学科与法学的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角度,构建以法治社会为基础的普遍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挖掘中华文化重新崛起的内在基因,包括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当代觉醒。保持文化自信,首先要在民族认同、历史认同的基础上,确立自觉的主体担当意识。


北京大学中文系葛晓音教授以唐代诗歌中的胡化与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状况为例,讲述了对于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的看法。她指出,唐前期文明形成以华化为主导的倾向,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唐政府在施行教化的同时,以传统为准绳,对于外来风俗的传播有所抵制和批判,从而使唐前期文化保持了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势;而盛唐在向外来文化开放的同时,坚持批判其有害成分,维护中华传统风教的态度,说明了这个时代对本土文化力量的充分自信。可见,当本国力量强盛、文化自信时才能广泛吸取外来文明,当国力衰弱时会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畏惧。唐王朝政治与文化的辩证关系,对于当前处理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仍有借鉴意义。

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学智教授认为,我们不仅仅要从文化涉及的文史哲、政治、经济、教育等范围去研究,更需要将“文化”自身作为一门学术门类来研究,即研究文化的要素、本质等。把中国文化作为对象来研究应该加强古今中外的互鉴,尤其是“古今”,当代新儒学、新道家的相关研究值得关注。同时,《易》学哲学蕴含着中华文化最具创发性的思考,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中国文化研究》应该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高地”,引领学术风向。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以鲁迅的《拿来主义》《文化偏至论》为例讨论“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他指出,鲁迅对待外来文化,持有一种积极引进而又理性分析的拿来的态度。所谓的“拿来”应该是中外文化平等的和有深度的交流,是理性的分析和择取。引进外国文化,要在洞察了解世界发展的大势下进行权衡比较,去除其偏颇,汲取其智慧,应用于中国,使中国的文化既不失于固有的血脉,又能追随世界的潮流,融古贯今,创立新的文化。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赵敏俐教授认为,《中国文化研究》兼具中国眼光与世界眼光,并指出考古学已经证明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作为黄皮肤的生活在黄土地的中国人,应具有自身的文化自信。与此相应,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自然需要融入世界,接受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文明互鉴是势所必然,舍此便难以进入现代社会。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应该是《中国文化研究》办刊的长久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郭英德教授以近代醒目的文化符号林纾为例,聚焦于林纾作为西方翻译家和古文捍卫者的多重文化身份,阐述了对于“四海同文”的看法,并指出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四海同文”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文化理想,也是一种切实的社会实践,还是一种贯通古今、会通中外的现实存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原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党圣元研究员认为北语的《中国文化研究》与《汉学研究》,办刊三十载,成绩斐然,而且始终以“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为办刊宗旨,并以深耕细作、精益求精的严谨学术态度践行之。“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既是顶层的文化设计,也是当前学术话语实践的主题,我们需要认真学习、深入领悟“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刻含义,并且通过丰富多样的学术实践贯彻、推进之。新时代的中国文化研究,应该将守正创新放在首要位置,要注重中华优秀人文思想学说的传承和创新,做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会通古今,熔古铸今,文明互鉴,与世界文化相通声气,努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致力于一种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相称符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目标一致的二十一世纪中华思想文化创新发展的新形态的新道统、新文统之建构与壮大。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思想研究院左东岭教授指出《中国文化研究》要确认在“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中能做什么,首先要厘清“文化自信”的内涵。鲁迅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言论带有时代特征,要辨证看待,而且中国文化是多层次的。《中国文化研究》偏重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可适当增加现代文化、当代文化的内容,将古代文化与近代文化、当代文化衔接,坚守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道义和责任。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马自力教授认为,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的话题应在现代化进程的视角下展开深入的讨论。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就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中。而现代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要以理性批判的精神守护传承中国文化。首先要做中国文化的守护者,还原和揭示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和整体风貌,守护阐发其优秀和精华的部分,进而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其次,中国文化研究要有理性批判的立场,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都是传统道义和社会责任感兼具,这一传统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继承和发扬。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韩建业从考古发现入手,讨论了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等中华文明的基本特性。他强调中华文明是欧亚大陆的原生文明之一,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原生文明。而考古发现为历史记载提供了证据,使我们相信文化上的中国连续性是政治上中国统一性的坚实基础,这是我们最根本的自信。


《中国文化研究》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多次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受欢迎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民族学与文化学最受欢迎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等荣誉称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