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院概况 |新闻公告 |研究人员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中华文化国际教育 |国际合作 |学术刊物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
 
学术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纪要丨“道情文化与民间文艺”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2-11-22浏览次数:字号:[ ]

2022年10月31日上午,中国民间文艺协会所属第89个专业委员会“道情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结束后,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的“道情文化与民间文艺”学术研讨会在综合楼会议室909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及北京语言大学等10余位专家学者受邀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研讨。


会议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廷银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道情的历史地位、道情的现实境况、道情文化研究的中心任务、道情文化研究与地方发展及学科建设的关系等,展开了充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共识。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专委会负责人刘德伟表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协专委会向来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抢救和保护,并做拓展研究以进一步传承,使其得到良好的创新发展。刘主任指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拓展道情文化研究,与时代相结合并深入挖掘和整理当代道情文艺,道情文化在新时代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从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两个方面着眼分析“道情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任务。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廖教授认为被称为“小联合国”的北京语言大学成立“道情文化研究中心”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工作体系日渐成熟,不断总结经验并形成共识:越是贴近生活的、活态的事物,传播力就越强劲。因此目前对外传播的内容趋势由单一的四书五经一类古代经典文艺转变为包括吃、穿等娱乐方面的多元文化形式,究其原因是中国古代经典属于专深的文化,国外只有小部分专业学者感兴趣并能深入了解,向国外非专业的普通群体传播这类文化会难以被接受和理解,然而中国美食、中国服饰以及书法绘画艺术却比较容易打动外国的朋友,因为这些事物更接近人们的生活。“小联合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来到这里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归国后往往会成为骨干人才,他们带回去的文化也会生根发芽并不断扩散。

从学术的角度,廖教授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从古代至近现代,道情对于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他认为道情是中国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没有文字之前人们通过口传讲述故事,可以说它既是语言的,也是没有文字的文学。古代官方人员振木铎收集民间歌谣即是边说边唱的,而拿着乐器歌唱是后来很多文学艺术形式的母体也是道情最古老的源头。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岁月里,道情是中国百姓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中国古代戏剧诞生较晚,普通百姓经济条件有限,成本低、无场地需求和表演形式灵活高的道情和说书更为普及。比如环县皮影道情,即是把说书、道情以及戏剧元素融为一体。道情不仅是百姓的娱乐方式,也是下层人民形成思想观念的来源。下层百姓没有识字的条件,但可以从道情中获取知识并且这样一代代传下去,所以道情一类的文艺形式在古代民间社会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要研究中国人的性格,研究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就要真正了解道情一类民间文艺。文学艺术发展至今的母题依然是爱恨情仇,内容形式却一直在变化,但变化最大的还是文学艺术的载体,从书刊、影视到网络小视频,人们的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但道情不断被边缘化。廖教授认为最应关注道情的现状和发展命运,如只研究古代道情就会忽略发展传承问题,应有环球视野。当今世界前沿的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回头化”的倾向,这说明文学艺术要贴近现实,要回归母题——人类生活。因此,廖教授表示对于道情的前景,我们不必太乐观也不必太悲观,如何延续并改造使它获得新生是一大问题。他强调搜集、整理道情文本和文物,记录表演影像是当务之急。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潘建国结合自己搜集、整理家乡江苏常熟宝卷的研究经历指出道情的现实情况,为研究中心的中心任务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当今时代是道情文化发展的契机,随着近些年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学术界对市民文化生活史的重视,民间文艺的各个分支都得到了一定关注。潘教授以当今流行的网络自媒体、短视频为例,阐述普通人的生活正在日渐进入大众视野这一客观事实,从当今时代背景看,道情得到重视且展开更多研究是必然的。民间文学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且界限不甚分明,道情覆盖地域广,表演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道情在长期发展中融合其他民间艺术形式而不断壮大。随后,潘教授从四个方面对“道情文化研究中心”未来研究的开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第一,作为民间文艺研究,出版丛书是基础性工作,因此也建议研究中心组织编纂道情曲目的目录书、剧目书。第二,做好影像库的建设。现今拍摄手段较为便利,不仅可以记录现场演出,也可以采访剧团艺人。第三,整理出海内外所有道情相关研究的资料汇编。第四,让道情参与到当代文化建设中。不能用研究文学遗产的方式去限制民间文艺,民间文艺是活的艺术,内容和形式是与时俱进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谷曙光肯定了道情文化研究工作,指出道情研究需要拓宽视野,他认为学界对道情与戏剧的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入挖掘中国古代俗讲变文影响了戏曲的形成与发展,而俗讲变文的出现是受外来佛教文化的影响,我们可以转向研究本土道情及相关道教文化对戏曲产生的影响,除了道情文化的表演形式,地域方面南北道情曲牌体、板腔体的不同也与戏曲有着密切关系。谷教授对“道情研究中心”进行田野调查并整理出版“道情文化丛书”这一资料先行的研究方式表示肯定,同时建议继续借助多媒体手段保存有代表性的道情艺人的演出。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吴新苗通过回忆自己曾观看道士做法事吟唱民间故事展开对道情研究的探讨。吴教授认同鲁迅先生“中国人的文化根底在乡村”这一观点,表示中国所有戏曲曲艺都是民间文化的构成部分,各部分文化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并共同构成民间社会的小传统。吴教授对道情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播方式,概念的界定提出了疑问,期待研究中心可以进一步挖掘深入,并建议从历史文脉和当下的活态传承两个角度展开研究,继续进行田野调查并在建设团队时借助曾研究过相关问题的硕博研究生的力量推进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郭鹏阐述了道情研究和地方发展的关系。郭教授从文化的发展角度结合自己的考察经历提出研究道情文化,不仅要搜集整理文献,还要扎根于当地。他认为民间文艺研究不能脱离土地,道情文化只有在当地“复活”才是真正的“复活”。将道情文化纳入当地文化建设发展体系是必要的,有了当地的需要道经研究才会切实走得更远。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刘宗迪表示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北京语言大学的办学特色,将道情研究和留学生教育相结合,把道情改编成歌曲、微电影等当下流行的形式并走进学生活动,与时俱进的民间文艺对外传播的效果会更为显著。


北京语言大学张华教授探讨道情文化研究,围绕“传承”“创新”“传播”“比较”四个关键词进行解读。他从三个方面对道情文化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宝贵建议。第一,在比较中传承。道情文化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各地道情文化各有千秋,比如环县皮影道情就是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相结合,内容上各地主要歌咏的不尽相同,唱腔上南北有所不同,因此道情研究可以在内部进行比较研究。此外,还应与国际进行比较研究,其他宗教也有唱情传统,道情文化将在比较中传承。第二,在比较中创新。道情一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失传的风险,往往会随着老一辈艺人的离开而逐渐消散。道情的演出场景大多是农村的庙会,但年轻人不喜欢、不理解就会面临后继乏人的难题。道情文化研究可以借助当下兴起的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一类流行文化的精品元素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同时可以产生经济价值以参与振兴乡村文化建设。第三,在比较中传播。传播的目的是分享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要用鲜活的民间艺术获得国际认可。


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他结合自身对道情的了解提出陕北许多民歌形式在甘肃环县十分流行,而环县道情与陕北道情十分接近,可以重点研究以陕北或环县皮影道情为中心的道情文艺。此外。方教授建议研究中心可以与高校艺术学院密切合作,培养道情音乐传人,尝试在道情中加入流行歌曲的创作元素进行表演,与时代结合的创新会为道情艺术带来蓬勃生机。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道情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经太表示对于非遗性质的地方性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事情虽小但意义重大。韩教授从三个方面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中心的发展提出展望,第一,研究中心和各部门密切合作,综合各位专家学者意见。第二,设想具体项目合作,将道情文化发展上升到学科建设的高度。第三,成立主体是留学生的道情表演团队,真正做到走出国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